100_2971.JPG 

說到台北市最有名的寺廟,多數人大概還是龍山寺吧

有歷史、有文化、有建築、有人情

雖然有雜踏的人群,但也有血肉般的靈魂


身為一個觀光景點,龍山寺大概是給旅人衝擊最大的一個吧

作為一個台北人,龍山寺反而是我覺得對外國人最安全,對本地人最不安全的一個地方100_2965.JPG 

龍山寺前的廣場,一出捷運龍山寺站就到了,我好喜這個高低起伏的造型。很多朋友說這邊很亂,不太敢來

但是放開心胸吧!龍山寺是個很迷人的地方,準備好跟艋舺百年歷史共舞了嗎?

100_2966.JPG 到

寺廟前的大廣場,地面上的設計是中國的28星宿,這其實是個非常有文化和典故的構想,也按照中國的星空位置去排列

以我對中國天文學的認知,這個排列是非常準確的,可說是一個戶外的大型星座圖,可惜這麼好的設計,好像知道的人不多

哪天再來帶大家導覧一下

100_2971.JPG 

龍山寺的龍柱,是全台灣唯一的鐵鑄龍柱,是工匠大神李祿星所鑄,廈門剪花匠天王洪坤福塑胚的,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

下面還有海浪和魚的圖案,這個龍柱是天降神龍,所以龍的尾巴在上面,龍頭在下

這個構圖意象就是,神龍從天而降,在大海上翻騰的英姿,栩栩如生的藝術瑰寶

怎麼樣,龍山寺不錯吧!哈哈  這就是台灣的文化內涵

100_2972.JPG 

100_2976.JPG 

我停留在這個開間前面很久,來拜拜的信眾,看到我在這邊停留,一直叫我借過,但是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看點

因為中央開間上面有座小小的山牆,這個山牆是有點西式的風格,夾在兩座燕尾中間,有中西合璧的效果,從這就可看出龍山寺其實是結合了許多建築新概念的場域

100_2977.JPG 

寶蓋不曉得是什麼意思,我會想要再去查一下

但這邊是龍山寺的「龍邊」,也就是東邊,中國式的廟宇,是以建築為主體,所以要以神明的方向為主

我們進到寺院後,正面朝拜神明,神象跟我們的方位是恰好相反的,所以我們右手邊,就是神明的左手邊,也就是龍邊

我不是很喜歡石版上的磁磚,覺得有點太過匠氣的設計,就感覺是為了補滿空間而做的設計

100_2980.JPG 

龍柱那麼漂亮,結果都要被關在籠子中,實在有點可惜,台灣人現在算有公德心的,但是當遊客多起來時,難免會碰觸到文物,所以寺方也只好先把龍柱保護起來了

100_2984.JPG 

這是龍山寺東邊的鐘樓,又因為是太陽昇起的東邊,也就是符合風水上所謂的「晨鐘暮鼓」。樓房呈現六角形,是因為要鎮煞之用,不過不是八角才是鎮煞嗎?

又因為配合建築的型制,所以才把六角型的樓房拉長。

100_2992.JPG 

龍山寺雖然是佛寺,但跟台灣民間信仰融合交錯,後殿也是供俸著文昌帝君,許多學子也會來這求個好功名。在台灣,寺跟廟的界線不那麼明確,正所謂佛道不分。

100_2994.JPG  

牆上交趾陶式的龍珠,非常精采的藝術品。我在台灣看到的交趾陶,都比在越南看到的還要精緻,台灣工匠的技術水平,真的是很專精!

100_2999.JPG 

這是在龍山寺旁的地藏王廟,它的方位是座東朝西,朝西,意謂上西天,所以是陰廟。地藏王菩薩發願要超度地獄眾生,本著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的精神

一般來講,中國建築中,座東朝西都是比較有陰廟啊、陵墓之類的象徵,想想中正紀念堂...

不過,也是因為在台灣朝西,剛好是面對大陸啦,所以...

100_3013.JPG 

離開龍山寺,緊接著來到剝皮寮的巷子中,電影艋舺剛拍攝完畢一映,許多遊客聞名而至

100_3014.JPG 

剝皮寮老街能被保留下來,算是台灣古蹟保存運動的一大進程,雖然他不是那麼真實的被保存,但是形式上還在,至少還給未來一個想像利用的空

我所謂形式上保存就是說,老房子裡原來的活動已經不在了,就只留下老屋的空殼。這些老房子,大多轉做咖啡館、餐飲、展示空間使用。

我也一直想看看有沒有辦法做別的使用,因為咖啡館、餐飲要能經營起來,價格也大多很貴,這類餐廳往往也是氣氛取向,餐點如果普普,客人大概也很難掏出比較多錢吃一餐吧

老屋新生,我覺得還是要從文化議題著手,讓遊客能真正被文化面的價值,


100_3031.JPG 

剝皮寮修整後,加入了許多現代的元素,像是黑色的鋼架。這種風格,就在這2010年代後,慢慢形成了文創文青風格的建築。

對我而言,這種老建築古蹟再生的房子,就是靠這種風格,重新對世人塑造了建築的新意義,北海道的倉庫、德國的舊工業時代建築,皆有這種韻味

黑色的簡約線條,加了一點現代元素,但還是尊重老房子的主體

100_3045.JPG 

走進祖師廟中,那又是萬華的一曲史歌詩篇,我打算再寫一篇好好介紹

100_3054.JPG 

祖師廟後方的石碑,只剩下基座了,見證了艋舺數百年歷史的興衰。建築雖然已不復存在,但重新整理過的鋪面,卻也象徵著百年古廟的重生

是的,有了根據,我們不怕找不回艋舺那段動人的風華歲月。

100_3053.JPG 

多麼希望台北人能以這美麗的紅瓦、自信的燕尾為榮,這是我們的建築,是我們的文化。金門有許多閩南厝可以做商業空間,我也覺得台北的閩南厝是可以這樣做的

但現實考量是,台北寸土寸金,如果以坪效來計算,商業經營虧本的機會還是比較大,如果假設一家閩南厝改成餐廳,它的餐點做的好吃,價格很高,又會被說是社會排除

當然啦,人都是為立場發聲,我的立場其實也是,就是把有價值的老房子保留下來,讓文化能夠真實的傳承。

100_3049.JPG

從祖師廟後,看貴陽街的艋舺教會。我一直認為艋舺的第一棟現代化高樓建築,就是它,一如百年前馬偕牧師在這片上建立最高的那座教堂一下

上帝的福音,也第一次的臨到了艋舺這塊土地。

百年已過,不論是什麼樣的信仰,我們衷心祈禱,不管是怎樣的神,都能賜福、平安、財富、健康給這片美好的土地

讓艋舺,世世代代繁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