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6168.jpg 

絲路中烏魯木齊ئۈرۈمچی是新疆的首府,號稱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大城市(2500公里)。這串文字是維吾爾文的烏魯木齊,這個熟悉的樣式跟阿拉伯文一樣,因為他們都是使用阿拉伯字母。

烏魯木齊的名稱是源自蒙古語,意思是「優美的牧場」,這座城市之所以發展起來,是因為清代時的駐軍,到今天還有「老滿城」的稱呼。

拍下這張照片,是在市區中的大巴扎,「巴扎」的意思就是市集,英文Bazaar就是源自於這個字,阿拉伯文也叫做البازار

大巴扎是市區中非常熱鬧的地方,裡面熙來攘往的人群,商客、小販、市民、遊人交織,形成一幅熱鬧的畫面,如果再加上有幾隻駱駝的話,一定會更添增絲路風情

IMAG6164.jpg 

大巴扎的建築充滿著濃濃的的伊斯蘭風格,幾座宣禮塔讓人覺得像是清真寺,事實上伊斯蘭建築中的塔樓可說是無所不在,我想應該是古代絲路也是盜賊出沒,因防衛安全需要所致吧。

這座宣禮塔造型的塔樓,非常非常的高,大約有15層樓吧,可惜沒有開放參觀,不然在上面應該有很美市區風景。

伊斯蘭教徒極重視信仰生活,即便是在這樣一個熱鬧的市集,每天禮拜的時間到了,應該還是需要個空間進行宗教活動。

由於這邊在「七五事件」是重災區,因此目前仍是戒備森嚴的一個地方,進出幾個商場都還是要經過安檢,不過其實也就是把隨身物品放上輸送帶而已。

IMAG6098.jpg 

走在烏魯木齊的市區,林蔭大道隨處可見,除了樹木是比較稀疏之外,和台北的敦化北路、仁愛路幾分相似,可能還更寬徜一些

在台北常常覺得人行道空間不夠,要停車要走路,還有騎樓要坐生意的,但在烏魯木齊,行人道寬得跟什麼一樣,有時候都覺得從建築物走出來要道馬路上坐車,要走好久

嗯,真的是非常的寬徜 哈哈,空間大就是有這個好處

IMAG6105.jpg 

IMAG6120.jpg 

來到紅山公園,這是烏魯木齊市中的著名景點,不過就連進去公園,也是要安檢,實在是讓人感覺有點麻煩,只能希望這片土地上再也不要有爆炸事件了...

紅山公園是市區中的一個小丘, 小丘上有許多的高塔和漢式建築,可以再此遠眺市區和天山,視野非常好。不過覺得從市區遠眺紅山的臨場感,也是別有一番景緻。

公園從紅紅綠綠的,花團錦簇,許多市民在此運動,還有一些小販,加上有摩天輪等遊樂設施,實在是很不像在新疆,反而跟一般的城市公園有點像,大概只有市民各種不同民族的臉孔,會有一點異國情調的感覺,然而在新疆看到這麼多漢風建築,還是會有點失望,畢竟來到新疆,就是想體驗塞外不同的風情,不然留在東南方其實想很多這類型的建築。

IMAG6140.jpg 

接下來走到林則徐的雕象前,不禁想起了當年林則徐因為禁菸而被調任新疆的那段歷史,就是所謂的流放邊疆吧,好在林則徐最後沒有死在異鄉,還能回到廣東。但講起林則徐在新疆的建設,諸如坎兒井、屯墾等制度,還是帶給當地很深遠的影響,能親臨現場緬懷先人,就讓我覺得紅山公園不虛此行。當年林則徐應該曾在這遠眺天山,只是腳下的這邊車水馬龍,是當年的風塵僕僕和千里之行,大城市,應該是最能見證蒼海桑田的一塊畫布吧。

IMAG6156.jpg  

 

IMAG6200.jpg 

IMAG6201.jpg 

走在烏魯木齊的街頭,最有特色的就是面貌各異的不同民族了。

除了維吾爾人、漢人之外,包頭巾、戴禮帽的、現代感十足的,輪廓深邃的哈薩克族、吉爾吉斯族、塔塔爾族、俄羅斯等民族

讓烏魯木齊市好像一個國際大熔爐,這正是中亞草原地區特色,國界和民族的界線是模糊的、是擴散的

除了漢字、更可以看到維吾爾文、俄文、英文的不同語言,更見證了烏魯木齊的國際化和現代化

從飲食文化中也可看出烏魯木齊的多元,小販販售的各式饟餅、寬寬的袋子麵條、看似永遠不知道怎麼調製的香料羊肉、牛肉饃饃、水果攤上各式瓜果爭奇鬥艷、也有我們熟悉的江南菜色,和北方小吃,讓烏魯木齊和美食之都緊緊的連結

因為自古以來俄羅斯在新疆一直也試圖保有營響力,也讓新疆充滿著中、俄、兩國勢力交鋒,以及當地各少數民族間拉扯的角力過程。在一派平和的外表下,其實新疆有更多精采且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